
11月10日上午,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北京化工大学杨卫民教授应邀来校,在2025年渌江大讲堂第14期作题为“聚合物加工成型高端装备创新研究进展”专题讲座。党委副书记陈一出席并主持讲座,机械工程学院等200余名师生现场聆听。
杨卫民以“创新哲学”为主线,向师生阐释了科技创新作为“道法自然”的深刻过程。在育人实践中,他倡导“带学生到江河湖海学游泳”的理念,牵头建设的“中国塑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已成为产教融合的典范。
在破解“纳米纤维绿色制造”这一世界难题时,杨卫民从“屋檐雨丝”的自然现象中获得灵感,突破“毛细管电纺”的传统思路,首创“熔体微分电纺”技术,研制出的纳米纤维等新材料已成功应用于我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相关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此外,他从“竹编”工艺中汲取智慧,原创提出“降维制造”理念,为高性能碳纤维制备开辟了新路径,有效克服了传统“圆形原丝”纺丝效率低、缺陷易遗传等行业难题。他还从“放鞭炮”的现象出发,构想出“脉冲式微流控聚变”散热技术。杨教授的报告生动展现了一位杰出科学家如何将生活观察、哲学思考与国家战略需求巧妙融合,为在场师生点燃了“处处留心皆学问、人人皆可搞创新”的科研热情。
陈一在总结中指出,杨教授作为领域内知名学术专家,始终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学术创新,破解了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其主持研发的精密注塑机有力支撑了全球行业龙头的发展。在教书育人方面,他师德高尚、行为世范,为我国培养了大批行业精英。希望德赢教师以此次讲座为契机,将先进的科研理念与育人经验融入教学科研实践,不断提升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质量。
(一审:雷敏 二审:徐杰 三审:邓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