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9日下午,德赢2025年度研究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系列讲座第八讲在崇美楼129报告厅举行。包装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和平作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大学设计教育的“普罗米修斯之火”还是“潘多拉魔盒”?》专题报告。
朱和平借用“普罗米修斯之火”和“潘多拉魔盒”的经典神话故事,通过生动的比喻,引导学生思考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双面性,即它究竟是推动人类福祉的文明火种,还是可能带来风险的潘多拉魔盒。
报告中,朱和平 通过探讨“普罗米修斯之火:生成式AI的创造性颠覆”“潘多拉魔盒:AI时代的教育危机”和“破局之道:在技术与人文之间架桥”三个主题,深入分析生成式AI对设计教育带来的变革、潜在危机以及应对策略,使同学们对设计艺术的价值、人文关怀和服务原则有了更深入地理解。他概述了AI在设计教育中的三个关键维度:知识技能、思维方法、价值观伦理,分析了生成式AI在多个层面的创新。他针对AI时代教育提出三大原则,强调高校应从技术应用的被动适应者转变为引导者,以实现AI技术与设计的和谐共存。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了AI技术异化的三大陷阱,并提出规避技术异化的AI“三大复活术”。他指出,设计需融入人类情感和需求,才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产品。最后,他提出“人文心脏”“科技副本”“艺技结合”三层破局之道,强调在学习中应辩证看待AI,积极利用技术推动社会发展,同时警惕风险,合理应用与防控,使人工智能成为推动民族复兴的助力。
此次讲座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设计教育中的创新价值、风险和解决策略,结合技术与民族复兴的跨学科视角,为学生科研与学习指明方向,助力培养新时代兼具温度、责任感和批判思维的设计人才。
(一审:陈一 二审:徐杰 尹荔玮 三审:彭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