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产教融合赋能绿色化工人才培养的认知提升

发布时间:2025-04-21| 来源: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 | 作者:王武| 浏览:

近日,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绿色化工工科2024级学子踏上认识实习的蜕变之旅。他们走进株洲首创水务、湖南金利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在真实的生产实践场景中,完成了从“黑板化学”到“智慧化工”的认知跃迁。

这场跨越学科边界的实践教学,通过沉浸式感知绿色化工的科技脉动,打破了同学们对化工行业“工作环境艰苦”的认知“偏见”。不仅使同学们的专业学习兴趣得到提升,也为新时代化工人才的培养构建出产教协同育人的价值坐标。

踏入湖南金利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宛如进入一个充满未来感的科技殿堂。全自动合成反应釜的精密运作,纳米材料测试平台上的数据流实时更新,这些共同构建起智能研发的认知图景。在企业洁净的生产车间内,自动化装置精准操控生产流程,这一场景彻底打破了同学们对化工新材料行业“高污染、低技术”的刻板印象。企业导师成畅展示的“校企协同创新实验室”案例令人惊叹。据悉,通过校企双方的联合攻关,化工新材料的开发周期压缩至传统模式的40%。这一实践成果不仅展现了校企合作的强大力量,也印证了西安交通大学前校长王树国教授“产业创新倒逼教育改革”的前瞻观点,让化工专业教师深刻意识到,将产业创新元素融入课程体系已刻不容缓。

在株洲首创水务,“浑浊污水变清流”的魔法正在上演。当同学们亲眼目睹消毒工艺的处理效果时,课本中枯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瞬间升华为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哲学。先进的处理系统以绿色化工技术为支撑,生动诠释了绿色化工技术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价值。

本次实习不仅搭建起校企协同创新的新通道,更在同学们心中播下了绿色化工的种子。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产业实践的深度融合,如同创新的火花投入产业发展的熔炉之中,推动着化工教育改革的悄然前行。展望未来,化工专业将以“技术攻关锚点、课程更新触点、人才成长支点”为三维坐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模式。这种更具活力与张力的培养方式,将有力地推动绿色化工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同频共振,让湖工大化工人在新时代“双碳”目标的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印记。

(一审:许剑雄 二审:徐杰 尹荔玮 三审:于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