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扎实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近日,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特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小鹏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孙涵教授莅临指导,共同就计算机专业建设诊断与改进开展专题研讨。
专题报告环节,高小鹏教授以“新时期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路径探索”为题,深入解析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技术的发展趋势与企业人才需求特点。他表示,计算机系统能力从“核心计算系统”向“全栈贯通”模式拓展,并提出构建复杂计算系统模型、优化知识体系架构、强化工程方法训练等系统化的培养策略,为学院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引。孙涵教授聚焦“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改革”,系统阐述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这一工程教育核心理念。结合课程建设案例,从教学范式转型、评价体系重构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诊断环节中,专家组全面剖析了专业发展现状。高小鹏教授重点推介“系统能力教学支持计划”,强调应对专业建设挑战的关键在于构建“基础原理-系统思维-工程实践”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会议围绕复杂系统建模教学法、师资能力提升路径、智能化评测机制、大模型技术与系统能力融合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明确了未来将着力推动学生从单一编码能力向全栈系统开发能力转型的目标。
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专家组对培养方案及自评报告进行了全面审阅,并提出了建设性的修订意见。孙涵教授详细解读了2024版认证标准新要求,他强调,课程建设是专业认证的根基所在,唯有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方能实现工程能力培养目标。他建议,学院对标认证标准,构建“产出导向”的课程体系,完善持续改进机制,以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本次研讨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提供了多维度的改进思路。学院将整合各方资源,扎实推进整改措施落地,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后续,学院还将启动软件工程专业诊断与改进工作,计划邀请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权威专家参与指导,全力推进计算机类专业内涵式发展。
(一审:漆勇 二审:徐杰 尹荔玮 三审:于英杰)